软考中级 > 网络工程师 > 7.局域网基础
局域网概念
- 局域网LAN
- 有限的区域内多台计算机通过传输介质互连
- 传输介质
- 双绞线
- 同轴电缆(淘汰)
- 光纤
- 无线
- 特点
- 范围小,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较低的时延
- 拓扑结构
- 总线型
- 星型
- 环形(令牌环网)
IEEE802标准
- IEEE802局域网参考模型
- 数据链路层
- 逻辑链路控制层LLC 统一LLC子层为上层提供服务
- 介质访问控制层MAC 与具体接入的传输介质有关
- 物理层
- 数据链路层
- 子标准
- IEEE802.3 CSMA/CD介质接入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(以太网)
- IEEE802.11 无线局域网标准
以太网
- 冲突问题 => CSMA/CD
- 载波侦听
- 非坚持型监听: 信道空闲=>发送,信道忙碌=>等待
t
时间再监听 - 1-坚持型监听: 信道空闲=>发送,信道忙碌=>持续监听
- p-坚持型监听: 信道空闲=>发送,信道忙碌=>
p
概率等待1-p
概率持续监听
- 非坚持型监听: 信道空闲=>发送,信道忙碌=>等待
- 冲突检测
- 争用期: 以太网端到端往返时延2t(碰撞窗口)
- 最短帧长计算: 传输时延 >= 2 * 传播时延
- 发现冲突,停止检测
- 随机延迟重发 => 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
- 确定退避时间2t
- 从离散的整数集合[0,1,…,
]随机取一个数,记作r,重传应推后r*2t,其中 k=min(重传次数,10)
- 重传16次仍未成功,丢弃该帧,向高层报告
- 载波侦听
- 地址 => MAC地址
- 48位二进制代码(24bit供应标识+24bit供应商对网卡的唯一编号)
- 前8位中的最后一位:
- 0 => 物理地址(单播地址)
- 1 => 逻辑地址(组播地址)
- 48位全1 => 广播MAC地址
- 数据帧规范
- 以太网V2帧格式(事实工业标准)
- IEEE802.3帧格式
- 类型部分(2Byte):
- IP / IPX
- 在IEEE802.3帧格式中替换成长度字段
<1500
=> 表示为长度字段>1536
=> 表示为那种协议
- 最小帧长: 64Byte
- 最大帧长: 1518Byte
- 传输介质
- 无屏蔽双绞线UTP
- 屏蔽双绞线STP
、 - 同轴电缆(淘汰)
- 光缆
- 多模光纤
- 光信号在传递过程中,多次反射,模式色散
- 每段 <500m
- 带宽不如单模光纤
- 淘汰
- 单模光纤
- 光信号沿直线传播
- 每段 >3km
- 多模光纤
- 测试指标
- 双绞线
- 检测设备TDR(时域反射仪)
- 衰减 Attenuation
- 近端串扰 NEXT
- 直流电阻
- 阻抗特性
- 衰减串扰比 ACR
- 电缆特性 SNR
- 传播时延 T
- 光纤
- 检测设备OTDR(光学时域反射仪)
- 光纤连通性检测
- 光纤衰减检测
- 光纤污染检测
- 光纤故障定位检测
- 双绞线
- 快速以太网
- 技术特点
- 100Mbps
- 相同的帧格式
- 半双工(CSMA/CD)/全双工(不会冲突)
- 标准 100Base-T
- 传输介质标准
- 100Base-TX 双绞线
- 100Base-FX 两芯单模/多模光纤
- 100Base-T4 三类4对非屏蔽双绞线(3对数据传输+1对数据检测,半双工系统)
- 100Base-T2 全双工
- 技术特点
- 千兆以太网
- 技术特点
- 1000Mbps
- 相同的帧格式
- 半双工/全双工
- 传输介质标准
- 1000Base-T (IEEE802.3ab,五类非屏蔽双绞线,每段<100m)
- 100Base-SX (IEEE802.3z,多模光纤,每段<550m)
- 100Base-LX (IEEE802.3z,单模光纤,每段可达到3km)
- 100Base-CX (IEEE802.3z,屏蔽双绞线,每段<25m)
- 技术特点
- 万兆以太网
- 技术特点
- 10000Mbps
- 相同的帧格式
- 全双工
- 传输介质标准
- 局域网物理层
- 可选的广域网物理层
- 技术特点
- 端口自协商
- 冲突域和广播域
分割冲突域 分割广播域 集线器/物理层 × × 交换机/链路层 √ × 路由器/网络层 √ √ - 交换机
- 以太网帧中的目标地址转发数据(MAC-端口映射表)
- 广播 如果MAC地址表中没有,则向接收到该数据帧以外全部端口广播该数据帧
- 学习 学习接收的数据帧的源MAC地址形成
- 转发 根据MAC地址表单播转发数据帧
- 快速转发 不做差错校验
- 存储转发 收到数据帧后存储起来做差错校验,再转发出去,延迟会比较大
- 碎片丢弃 收到帧前64字节做校验,前两者折中
- 更新
- MAC地址表的老化时间300s
- 如果发现入端口和MAC地址表中源MAC地址所在端口不同,交换机将MAC地址重新学习到新的端口
- 分割冲突域,实现全双工通信,不使用CSMA/CD
- 用户独享带宽,增加总容量(
背板带宽=端口数*每个端口带宽*2
) - 堆叠和级联
- 级联可通过一根双绞线再任何设备厂家交换机之间进行
- 级联可使用普通端口,也可使用uplink端口
- 堆叠只能再同厂家设备之间进行
- 需要专用堆叠模块和堆叠线缆
- 堆叠后所有交换机可视为一个整体交换机进行管理
- 堆叠模式: 菊花链式(可靠性高)、星形(转发效率高)
- 以太网帧中的目标地址转发数据(MAC-端口映射表)
虚拟局域网VLAN(IEEE802.1Q)
- 802.1Q帧
- VLAN划分方法
- 静态VLAN 基于交换机端口划分
- 动态VLAN
- 基于MAC
- 基于协议 IP/IPX
- 基于子网
- 基于策略
- 端口类型
- Access端口 连接终端,只允许一个VLAN帧通过
- Trunk端口 连接其他交换机
- 允许多个VLAN通过
- 除了缺省VLAN(VLAN1)外,其他VLAN都带标签通过Trunk口
- VLAN1:不带标签通过Trunk口,到达交换机后重新打上VLAN标签
- Hybrid端口
- 可以连接终端,可以连接其他交换机
- 可以选择带标签还是不带标签
VLAN注册协议GVRP
- 端口注册模式实现VLAN信息的传递
- Normal模式
- 允许该端口动态注册或注销VLAN
- 允许传播动态VLAN信息,允许传播静态VLAN信息
- 静态:自身配置,动态:来自其他交换机
- Fixed模式
- 禁止该端口动态注册或注销VLAN
- 禁止传播动态VLAN信息,允许传播静态VLAN信息
- Forbidden模式
- 禁止该端口动态注册或注销VLAN
- 不传播VLAN1意外任何VLAN信息
生成树协议STP
- 可靠性↑ => 冗余 => 交换环路(物理环路)
- 物理环路问题
- 广播风暴
- 帧复制
- MAC地址表不稳定
- STP协议功能
- 经过相关计算(根据桥协议数据单元BPDU)
- 逻辑上端口环路
- 当线路故障时,断开的端口被激活,恢复通信
- STP协议算法
- 选择根网桥
- 根据网桥ID,选择网桥BID值最小的交换机
- 网桥ID = 网桥优先级(2Byte) + 网桥MAC(6Byte)
- 网桥优先级
- 缺省值 32768
- 取值范围 0~65536
- 以4096的倍数变动
- 选择根端口
- 在非根网桥上选择
- 本端口到根网桥路径成本最低
- 带宽越大,根路径成本越小
- IEEE802.1d-1998规定
- 10Mbps => 100
- 100Mbps => 19
- 1000Mbps => 4
- 10000Mbps => 2
- 经过多条链路,路径成本累加
- 直连的网桥ID最小
- 直连的端口ID最小
- 端口ID = 端口优先级 + 端口编号
- 端口优先级
- 缺省值 128
- 以16的倍数变动
- 选择指定端口
- 根网桥上的端口 全是
- 非根网桥指定端口
- 本端口所在网桥到根网桥路径成本最小
- 本端口所在网桥的ID值较小
- 本端口ID值较小
- 其他端口置为阻塞状态
- 选择根网桥
- 端口状态
- 禁用 Disabled 物理关闭
- 阻塞 Blocking 逻辑关闭,接受BPDU配置消息,交给CPU处理
- 侦听 Listening 接收并发送BPDU配置消息
- 学习 Learning 开始地址学习
- 转发 Forwarding 转发任何数据
- 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
- 标准: IEEE802.1w -> IEEE802.1D-2004
- 端口角色
- 根端口
- 指定端口
- 边缘端口(Edge) 直接连接终端的端口
- 替代端口(Alternate) 根端口的替代
- 备份端口(Backup) 指定端口的备份
- 端口状态 丢弃、学习、转发
- 快速收敛机制
- 边缘端口机制
- 根端口快速切换机制
- 指定端口快速切换机制
- 多生成树协议MSTP
- 基于实例生成多个生成树,实例之间实现负载均衡
- 多个VLAN对应一个VLAN实例(生成树)
以太网通道
- 别名:以太网通道/链路聚合/端口聚合/eth-trunk
- 多条链路负载均衡、提高带宽
- 容错 一条链路失效时,使用其他链路通信
- 以太网通道捆绑规则
- 参与捆绑的端口必须属于同一个VLAN
- 如果端口中配置的是中继模式,该链路两端将通道中的所有端口配置成相同的中继模式
- 所有参与捆绑的端口的物理参数设置必须相同
- 聚合方式
- 手动汇聚
- 自动汇聚(协议)
- PAGP(端口聚合协议): Cisco私有
- LACP(链路聚合控制协议): IEEE802.3ad
无线局域网
无线数据网种类
- 无线个人网WPAN
- IEEE802.15
- 蓝牙
- <=10m
- 无线局域网WLAN
- IEEE802.11
- <=100m
- 无线城域网WMAN
- IEEE802.16
- 2~10km
- 无线广域网WMAN
- IEEE802.20&3蜂窝移动通信
- 无线个人网WPAN
优势
- 移动性
- 灵活性
- 成本低
- 容易扩充
接入方式
- 有接入点模式 Infrastructure结构
- 无接入点模式 Ad-hoc模式
WLAN标准
标准 运行频段 主要技术 数据速率 802.11 2.4GHz 扩频通信技术 1Mbps和2Mbps 802.11b 2.4GHz HR-DSSS 11Mbps 802.11a 5GHz OFDM 54Mbps 802.11g 2.4GHz OFDM 54Mbps 802.11n 2.4GHz和5GHz MIMO和OFDM 600Mbps(实际300Mbps) 802.11ac 2.4GHz MIMO和OFDM 1Gbps 802.11ax(WiFi6) 2.4GHz和5GHz MIMO和OFDM 11Gbps 扩频通信技术要发送的信息扩展到一个很宽的频段上,以很宽的信道传送信息,
抗干扰和抗衰落能力强,抗阻塞能力强。
包括调频扩频(FHSS)和直接序列扩频(DSSS)2.4GHz无线覆盖- 单个信道带宽22MHz
- 可以组成(1,6,11),(2,7,12),(3,8,13),
(4,9,14)互不干扰的信道进行无线覆盖 - 中国未开放14号信道,有些国家未开放12,13,14信道
隐蔽站和暴露站问题
- 解决方式 使用改进的CSMA协议
- CSMA增加一个碰撞避免(Collision Avoidance)的功能
- IEEE802.11使用CSMA/CA协议的同时,增加使用停止等待协议
- 解决方式 使用改进的CSMA协议
MAC层的2个子层
- DCF子层 每一个结点使用CSMA机制分布式接入算法,让各个站通过争用信道来获取发送权
- PCF子层 集中控制的接入算法,将发送数据权轮流交给各个站,从而避免碰撞的产生(可选)
WLAN安全性
- 更改默认配置
- 更新AP的Fireware
- 屏蔽SSID广播
- 加密
- WEP RC4的对称加密算法,弱密钥问题,容易被暴力破解
- WPA 引入TKIP(临时密钥完整协议)
- WPA2 AES加密算法,采用CCMP加密包替代TKIP
- 认证
- 开放
- MAC地址认证
- 802.1x认证 802.1x客户端-(EAPOL帧)->AP->认证服务器
- 预共享密钥
- WEB认证
组网
- AP
- 胖AP(家用无线路由器)
- 瘦AP(只保留无线接入的基本功能,配合AC使用)
- 认证
- 客户端发送CAPWAP报文
- DHCP服务器设置
option-43
设置AC的ip,告知AC
- AP
综合布线技术
子系统 | 位置 | 备注 |
---|---|---|
工作 | 信息插座之间的线缆 | 离地面高度30cm~40cm |
水平 | 楼层配线间->墙面信息插座 | <90m |
管理 | 楼层配线间 | |
干线 | 连接各楼层 | |
设备间 | 集中安装大型设备 | |
建筑群 | 连接各个建筑 |